我的日记
>>更多日记雅安地震系列策划三:落后的中国应急救灾
雅安地震发生后,灾民无法及时获得物资,军人救灾负伤。种种问题都源于救灾系统落后,救援既没有充分了解灾情,也缺乏专业救援工具和合理资源调度。
中国灾情上报依靠民用通信,常常无法发出;日本最快3分钟就可以拿到基本灾情信息
地震之后中国频现灾区“孤岛”,救援无法及时到达。其原因是中国灾情上报系统主要依赖民用通信网络,但地震之后这一通信方式基本都会中断。
中国此前集中发放了一批PDA灾情通报系统,这一系统也是依靠民用通信。地震破坏运营商基站后,宝兴县根本无法通过PDA向外传递灾情。当晚19点,飞机空投卫星电话到宝兴,当地才上报了灾情。
日本信息网络系统则十分严密:除了计算机网络连接外,还有专用线备用;如果以上线路都发生问题时,则用GPS定位系统指挥救灾。针对大地震区域的信息空白,地方会出动直升机搜集信息。
一般在地震发生后3分钟内,日本就可绘出地震灾害和烈度分布图,供应急救灾与决策使用。4月20日13时37分,即雅安地震发生5个半小时后,第一批灾情数据才由遥感飞机带回。此时第一张地震烈度评估图才投入使用。
依靠数据分析,中国下达初步指挥决策最快也要两小时;美国30分钟即可完成
依靠先进的技术,美国一般在地震发生后30分钟便可完成初步决策,一小时后救援人员即可抵达灾区。
而中国现有系统光是处理信息便需要2至6小时,边远地区还要花上2小时以上才能将基础数据传送出去。
决策越快,救援出动越快。灾害面前,每一分每一秒对于被困人员来说都极为宝贵。
中国基础信息不完善影响救援;日本甚至可以预判交通拥堵状况
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着手建立数据库,涵盖交通、地质信息、建筑物情况等数据。根据这些数据,结合地震震级进行灾害分析,甚至可以推断道路的堵塞情况,以帮助政府及时疏导交通,选择更为合理的救援路线。
而中国近年才开始建立地震基础数据信息库,大量数据尚未收集到位。雅安地震中路况差,交通部门不当管制都使救援道路拥堵成为必然。网友只好纷纷号召“私家车、志愿者不要前往,为军队救援让出道路。”
中国救援人员装备缺乏,传递灾情靠“吼”
事实上,中国军队日常也会有救灾演练,包括搜救、通路等工作。但在这次的地震救援中,上镜的军人既没保护装备,比如头盔手套;也缺乏专业的救援器械,救人基本靠徒手搬石。这样的救援不仅使效率大打折扣,还使救援者极容易负伤。
4月21日,一支武警搜救部队发现了受灾乡村,却因为无法与外界联系,只好派人翻山越岭传递纸条,请求后续支援。
日本自卫队也承担着救援任务,但他们的装备极为专业。“80人的中队装备有搜索音响探知器、伸缩梯、万能搬送具、瓦斯探测器、构造物探知器等;25人的小队装备有:小型削岩机、背负式灭火器、吊钩和钢索、作业照明具、救助诱导棒等;而10人的分队则有电锯、多用组合式破拆工具、液压千斤顶、便携医药箱等。连以下步兵分队平时即有救灾的装具和能力。”
此外,日本居民和大学生会组成防灾组织,在第一时间便能参与抗灾救灾。日本政府还会出资为其购买装备。2011年日本地震时,1800名志愿者每天可清理近80栋据民住宅,效率极高。
中国储备物资运送耗时,只好靠临时捐赠;日本就地储存解决运输难,美国机构透明度高保证资源不浪费
中国中央救灾物资储备中心数量不足、分布不均,救灾物资常常无法及时运到灾区。2003年新疆伽师地震时,民政部要从武汉储备点调运帐篷。五天后,这批物资才抵达灾区。反观灾难多发的日本,除了民众主动储存物资外,每一个村都会设立物资储备点,预防交通中断无法及时补给物资。
救援物资不足,往往依赖民众募捐解决。但普通人很难清楚了解灾区需要什么,哪里救援物资不足。2008年时,北川作为重灾区被广泛报道。由此,震前人口约为16万的北川,却接受了22万多床棉被。2012年,人们发现当地救灾物资4年没开封,造成过期浪费,民政部门却表示“并不知情”。灾区没使用完的消毒水甚至发生自燃,成为安全隐患。
此外,以前中国民众可选择的捐赠机构基本只有红会,捐赠物资使用情况公布既不及时也不详细。种种问题引发慈善领域腐败,捐钱的人往往自觉成了“冤大头”。
美国则设有慈善行业自律系统,超过5300家慈善机构接受评级。一旦慈善机构信誉受到质疑,就可能被公众抛弃。慈善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提高自己的透明度。